養殖的扇貝一般生長在扇貝籠子里面,海灣扇貝(Argopecten irradians)也被稱為大西洋內灣扇貝,貝殼中等大小,殼質較薄,但很堅韌,呈圓形。殼表呈黃褐色, 具深褐色或紫褐色云狀花斑,一般左殼的顏色較淺而右殼較深。兩殼面皆布滿放射肋肋呈圓形,較光滑,約有18條左右,肋上的生長小棘較低平左殼肋較窄,肋間距離較寬右殼相反,肋較寬而肋間距離較窄。貝殼內面色淺,略近白色,稍具光澤閉殼肌痕略顯,近圓形有與殼面相應的肋與溝。鉸合部較細長,韌帶深褐色,位于三角形的韌帶槽中,中央關節較明顯。殼頂位于后側中心, 前殼耳大, 后殼耳小。
海灣扇貝主要原產于美國大西洋沿岸,1982年,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引入中國, 進行了人工養殖,至1996年全國總產量大約150多萬噸, 主要養殖區域集中在山東和遼寧。
海灣扇貝是雌雄同體,生長發育較快, 性成熟最小個體的殼高為2.2厘米。1年有春、秋兩個繁殖期,春季從5月中旬至7月中旬,繁殖盛期為6月份;秋季繁殖盛期為9月份。春季繁殖后,進入8月中旬,性腺快速發育,進入秋季繁殖盛期,春季總排卵量是秋季的2倍,秋季繁殖后,腹部透明,無精卵存在。
提前育苗和多茬育苗根據的是當海灣扇貝性腺開始發育后,在控溫條件下投放一定數量的餌料,能促使性腺的早熟,提前排出精卵。中國北方冬春季水溫較低,養殖育苗作業,利用海灣扇貝上述特性,在3月份開始親貝育肥并促性腺成熟,4月份采卵育苗。
商品海灣貝的養成技術,包括苗種運輸、分苗和飼養管理。
分苗是養成的關鍵,海灣貝殼高5毫米的苗種養到1.5厘米左右時,要及時分養殖到扇貝養成籠中,對與較小的苗種可以在養成籠外套一層密篩套網,待小苗長到1.5厘米后,再去掉此層套網。放養密度,10層的養成扇貝籠,每層25-30個為宜:扇貝養成籠需用聚乙烯網籠。商品貝養殖的海區水質肥沃、潮流暢通是最重要的并且需要及時清除附著物及敵害動物,檢查吊繩的情況,9月份以后要注意增加筏架的浮力等。
海灣扇貝最適宜于淺海筏式籠養和在養蝦池與對蝦混養。凡是水深在6-20米范圍,水溫在-1至33℃范圍、鹽度在20-34‰范圍、水質良好(無污染、透明度在0.6米以上)的海區均可養殖海灣扇貝。在海區養殖的密度按每13334-16667平方米(20-25畝)海面養667平方米,每667平方米養10萬粒。養蝦池鹽度應在19‰以上,底質為較硬的泥沙質為宜,在養蝦池垂掛籠養效果不如底播好,底播密度一般為10-15個/平方米。扇貝在養蝦池濾食餌料,可改善養蝦池水質,提高對蝦產量。海灣扇貝不適宜在灘涂或水泥池養殖:海灣扇貝與海帶輪養,既可提高經濟效益,又能產生生態效益。
聯系電話
微信掃一掃